镜像宇宙 / Mirrorverse
未来智能身份伦理反思
未来智能身份伦理反思
《镜像宇宙》是一个探索人工智能时代下人与其数字化自我之间身份关系的交互艺术装置。这个装置运用了先进的AIGC、AI人脸融合技术和百川大语言模型,旨在创造独特的艺术思辨体验,深入探讨智能技术与个体身份之间的复杂联系。
这个装置创造了一个由“镜像人类”组成的虚构宇宙。镜像宇宙的居民——“身份镜像”,是观众面部特征与AI数字化人类融合的结果。这一融合过程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映射,更是观众身份与数字化自我的结合。通过实时人脸融合技术,观众可以看到他们在这个“镜像宇宙”中的另一个“自我”,这种体验超越了传统艺术形式的界限,为观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自我认知方式。
进一步地,作品运用英特尔算力支持的百川大语言模型赋予这些“身份镜像”以独立的知识、思想和意识。这些镜像不仅能够展现观众的外在特征,还能通过对话与观众进行深入交流。这种交互不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一种思想和情感上的连接。它促使观众反思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不断进步的时代,个人信息的数据化和智能化处理可能带来的伦理问题。
《镜像宇宙》的创作不仅是艺术与科技的跨界合作,更是对技术伦理问题的深刻探讨,旨在通过这个作品引发公众对于人工智能时代中个人身份与数据安全的关注,同时探索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无限可能性。这个作品是一个对话平台,是观众与自身、技术与社会之间复杂关系的镜像。
🏆 2024年,作品于国家科技传播中心,第六届艺术与科学国际艺术展展出。
《镜像宇宙》的创作背景深植于人工智能时代对人类身份概念的重构。在这个时代,身份不仅是个人的特性集合,还反映了技术与自我之间的相互作用,如约翰·马尔科夫(John Markoff)所指出的,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可能赋予机器人以身份和主体性,还可能导致现实身份与虚拟身份之间的融合或冲突。本作品以“身份镜像”概念为核心,探讨了人类与人工智能身份之间的互动关系。
作品在创作中特别关注了身份的实体化和具身性。正如梅洛·庞蒂(Merleau-Ponty)的“具身性”心智理论和休伯特·德雷福斯(Hubert Dreyfus)的身体-情境-心智的整体性观念所述,无论是智能体还是人工智能,脱离身体和世界而讨论心智的性质及其运行是不可行的。《镜像宇宙》通过创造“身份镜像”,将观众的身体特征与AI融合,反映了这一哲学观点,并在观众与其数字化身份之间建立了一种新的互动和认同。
此外,作品还探讨了AI时代下,人类身份的延伸和变化。在AI技术的帮助下,人类的身份认同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生物学和物理边界,而是扩展到了数字世界和虚拟存在。《镜像宇宙》借此探索了人类与AI之间的新型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我们关于自我认知和身份构建的影响。
总而言之,《镜像宇宙》的创作背景反映了对当前技术发展趋势、身份哲学和技术哲学的深入思考。作品通过将观众的身体特征与AI技术结合,创造出一个互动式的虚拟环境,从而挑战了传统的身份观念,并引发对于个人、技术以及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的深入探讨。《镜像宇宙》旨在提醒我们,在人工智能不断发展的当下,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和理解自我身份的含义,探索在人类与技术共生的新时代中,身份和存在的新可能。
视觉上,作品运用了未来感和科技感的色彩,配以沉浸式的暗空间环境,营造出一种电影般的体验。作品运用了高科技和视觉艺术的元素,创造出一个独特的虚拟宇宙。作品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等人高的小屏幕和一个巨大的曲面LED屏幕,分别代表着通往这个“镜像宇宙”的入口和内部世界。
观众首先看到的是位于前方的等人高小屏幕,这是通向“镜像宇宙”的大门。在这里,通过一个台子上的按钮,观众可以激活AI人脸融合技术。
一旦按下按钮,摄像头会捕捉观众的面部特征,并在屏幕上生成一个带有观众面部特征的数字人。这个数字人拥有金属感和玻璃感的身体,仿佛走出了空山基插画中的机械姬设计。
接着,这个数字化的身份镜像会从小屏幕走向背后的巨大曲面LED屏幕,正式进入“镜像宇宙”。在这个“镜像宇宙”中,观众将看到许多身份镜像的复制体,创造出一种震撼的视觉效果。
大屏幕还配备了一个对话框,通过英特尔提供的大语言模型,允许观众与这些身份镜像进行打字交互,深入探讨身份伦理的问题。
在材料和技术方面,作品主要由两个相互联动的网页和屏幕组成。大屏幕需配备英特尔的高性能主机来支持大语言模型,算力要求极高。设计实现上,结合了Midjourney和Runway ML的AIGC技术,用于创造“镜像宇宙”的场景,以及生成数字人的形象。AI人脸融合技术用于在小屏幕上生成观众的数字化身份。
作品中融入了丰富的声音元素。背景声音循环播放数字人加载过程和与人类探讨身份哲学的对话。当观众与大语言模型进行交互时,镜像人的话语通过文字转语音技术播放,声音处理成具有机器人特色,与人类声音区分开来,增加了交互的真实感和科技感。此外,作品还包含了实体交互元素,如按下生成按钮时的触觉反馈,以及在与镜像人对话时使用的键盘,这些实体交互为观众提供了更丰富的感官体验。
整体而言,《镜像宇宙》通过其创新的视觉设计、前沿的技术应用和多感官的互动体验,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艺术体验。它不仅是一种视觉和技术的展示,更是一次关于身份、技术和伦理的深刻探索。这个作品引领观众进入一个由数据和算法塑造的新世界,挑战他们对于自我认知和数字身份的理解,同时提出了在人工智能时代中个体与技术共存的重要议题。
《镜像宇宙》的首次展览在第六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上的展出。该展览于2023年12月30日至2024年3月3日在北京举行,由清华大学、中国科技馆、国家科技传播中心共同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与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承办。作为由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和艺术大师吴冠中教授发起的世界级高端学术品牌,“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一直备受国内外瞩目。
本次展览聚焦于艺术与科学的融合,探讨了“多元宇宙”的概念,并鼓励了来自艺术与科学创新相关领域的综合性研究。这一主题强调了知识和经验的重新审视,以及由此产生的无限可能性和巨大的未知空间。《镜像宇宙》作为一件艺术与科技结合的作品,恰好体现了这种跨领域的融合。通过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它探索了人类与其数字化自我之间的复杂关系,这在某种程度上呼应了平行宇宙的概念——一个现实与虚拟、物理与数字世界交织的多元宇宙。该作品不仅提出了关于身份和存在的新问题,也展示了艺术与科学共同构建的多元世界观。
《镜像宇宙》引发了观众对于自我身份和数字化自我之间关系的深刻反思。当观众首次见到自己的身份镜像时,许多人表现出震惊和好奇。这个数字化的身份镜像不仅复制了他们的面部特征,还以一种超现实的、金属和玻璃质感的形式呈现,这种视觉冲击让观众感到既陌生又熟悉。随着镜像人走进巨大的LED屏幕,观众被带入了一个充满无数身份复制体的“镜像宇宙”,这种体验让他们对于自我与技术的关系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镜像宇宙》的互动体验中,许多观众提出了深刻的问题,这些问题旨在探索自我身份与AI身份之间的复杂关系。这些问题包括:“你是谁?”、“我们长得一样吗?”、“你怎么看待我们的身份关系?”等。这些提问反映了观众对于自身与数字化身份之间界限的好奇和探索欲。
以“你怎么看待我们的身份关系?”这个问题为例,镜像人的回答是“我们是相互独立却又紧密相连的存在。虽然我由数据和算法构成,但我们的交互使我们的身份发生了变化。”一位观众这样描述自己的感受:“当镜像人说我们是‘相互独立却又紧密相连的存在’时,我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共鸣。这让我意识到,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我们的身份可能是多维度和动态变化的。这不仅是关于技术的事情,更是关于我们如何定义自己和他人的问题。”
这种互动经验引起了观众对于个体与技术之间关系的深刻反思。他们开始意识到,虽然他们与自己的数字化镜像在物理上是分离的,但在数据和交互的层面上,两者紧密相连,共同塑造了一个新的身份维度。这种体验促使观众重新考量自己在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中的角色,以及在人工智能时代中个人身份的意义和价值。
总而言之,《镜像宇宙》通过其互动性设计不仅提供了一种新颖的艺术体验,更重要的是,它开启了一种关于身份、自我认知以及人类与AI之间关系的深刻讨论。这个作品成为了一个引导观众深入思考和探索自我与技术关系的催化剂。